政策解读: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政策(三)
政策解读
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政策(三)
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有哪些优惠政策?疫情期间部分行业“先上岗,再考证”是指哪些行业?
一、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优惠政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生活费补贴和一次性奖励。见习基地组织高校毕业生见习,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生活费补贴和一次性奖励。
补贴标准:见习期限一般为3至12个月,对见习期满,且留用率达到 30%(含)以上不足50%的,按每人每月700元标准给予见习补贴;留用率达到 50%(含)以上的,按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给予见习补贴。对见习期满留用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登记就业的,按实际签订劳动合同人数,给予一次性1000元/人奖励。
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优惠政策
(一)疫情期间部分行业“先上岗,再考证”
1.对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实施“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凡符合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和教师资格认定关于思想政治素质、普通话水平、身体条件等要求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先上岗从事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再参加考试并取得教师资格。对护士执业资格、渔业船员资格、执业兽医资格、演出经纪人员资格、专利代理师资格等 项准入类职业资格实施“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凡符合该项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先上岗从事相关工作,再参加考试并取得职业资格。用人单位在 2020年12月31日前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不得将取得上述职业资格作为限制性条件。
2.尚未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和申请律师执业实习其他条件的,可先申请实习登记,在律师事务所实习 实习期满经律师协会考核合格并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或者自收到考核合格通知之日起一年内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以按规定申请律师执业。
3.各地区统筹安排技能培训,补贴时,要将先上岗的高校毕业生纳入补贴范围。用人单位要按规定对先上岗的高校毕业生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
4.落实先上岗的高校毕业生各项待遇保障,按照规定为高校毕业生计算工龄,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切实维护合法权益。对实施"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的准入类职业资格,高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被聘用从事相关工作的,事业单位与先上岗的高校毕业生签订聘用合同时,应当按规定约定一年试用期;先上岗的高校毕业生在试用期内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的,应当依法解除聘用合同。
(二)湖北籍毕业生享受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2020年疫情期间,将省内就读的湖北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纳入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政策享受范围,给予一次性1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
(三)中小微企业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一次性补贴
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小微企业每招用1名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进行就业登记的,给予企业1000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三、其他优惠政策
(一)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毕业生,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二)创业孵化基地奖补。对新建创业孵化基地及高校创业园给予一次性建设奖补。孵化基地要为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实训)、政策咨询、项目推介、跟踪管理等服务,经营场地租金和水电暖费用实行减免优惠政策。其中:对新建创业孵化基地按其入住创业户数计算,每入住一个企业给予2万元的奖励性补助;对新建高校创业园给予20万元的奖励性补助。并对已建成的优秀孵化基地和高校创业园给予三年的运营补贴,其中:每个优秀孵化基地按每年入住创业户数计算,每户每年补贴5000元;每个优秀高校创业园每年补贴20万元。
(三)支持打造劳务品牌。打造培育省级优秀劳务品牌,并进行扶持和推广。对认定的劳务品牌以“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补助。品牌推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选择专业服务平台进行(如: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专业策划团队等)被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的,从业人员可免费享受与品牌发展有关的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能力提升培训。
(四)补充创业贷款担保基金。对放贷效应突出、成效明显的地区给予适当补助,以补充扩大其创业贷款担保基金规模。其补充额度综合考虑各地通过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新增贷款规模、担保放贷倍数、扶持创业项目数、新增就业人数及贷款坏账损失率等因素确定。